精准把握高考方向,引领学生笑傲考场——敖晓军老师再次命中高考题
2014年,又是高安中学的一个丰收年,这丰收的喜悦里有新校历史组敖晓军老师特殊的一份。日前,宜春市教研室授予敖老师“优秀命题人”的光荣称号,并发来喜报表示祝贺。
今年我省文科考生使用的是全国新课标Ⅰ卷,其中历史第40题考察中西科技的比较,而2014年4月由敖老师参与的我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试卷的第48题与该题在命题角度、选材、设问等方面均高度一致。据悉,这已经不是敖老师第一次命中高考题,早在2008年敖老师就在宜春市高三模拟题的命中相关考题——“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命题人的精准的命题,与一线教师的精心施教一同成为我市高考学子取得优异成绩的助推器。
敖老师是个做事认真到有些执着的人,作为高级教师并有着多年带高三的经验的他,翻开他教案本比多少刚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还要详细,有时候同一课还不止一个教案;敖老师还是个“斤斤计较”的人,比如某些专业问题,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几乎不会碰上,但是敖老师不这么想,他总是想尽办法,查阅资料,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为止……俗话说:“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正是敖老师平时的刻苦专研每一个问题,精心磨砺每一个难关,才能够精准把握高考方向和掌控命题趋势,帮助我市高三学子取得优异成绩。再次对敖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徐礼容)
附: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Ⅰ)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3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宜春市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天工开物》一书是其代表作,另著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
《天工开物》中还记载了我国古代部分物理知识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此外,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他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谈天》)。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年)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
在《自然定律》里,牛顿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被誉为“经典力学”,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还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以上材料均摘自百度百科词条
回答:
(1)归纳两位科学家科学成就的异同点。
(2)宋应星和牛顿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科学家,但二人的科学成就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却截然不同。请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从中国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