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靓生活 新星绽风采
2024年12月26、27日以“转变学习方式,让学习真实发生”为主题的新星杯优质课比赛如期热烈举行。通过组内评选、多番磨课,左晨澄和刘虹两位老师代表化学学科组参加比赛,均获得了二等奖。
左老师课堂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桃子遇果疏洗盐变黑,出乎学生的预料,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接下来三个板块的教学进展顺利流畅:
板块一:探秘“遇苏色变“的原理
学生阅读文献,提出猜想,并进行分组实验探究Na2CO3、NaHCO3的溶解性、碱性,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分析揭示了桃子变色的原因——果蔬洗盐中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显碱性,桃子表皮的花青素遇碱性物质变深绿色。
板块二:深入探究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
这一板块采用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研究方式。学生通过气球实验定性比较出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快慢和产生CO2的多少。紧接着教师利用粉笔进行创新实验,直观呈现出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过程,在定量分析之后,进行了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在认识物质变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化学学科思维。
板块三:揭秘——“法老之蛇“实验
教师视频展示“法老之蛇”这一震撼实验,并把实物带到课堂观察。又设计两个对比实验,运用元素守恒分析得出疏松多孔是因为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也得出稳定性NaHCO3不如Na2CO3。
至此,“苏氏兄弟”的较量告一段落。左老师通过华林造纸厂、高安腐竹、元青花陶瓷等本土素材向大家介绍了“苏氏兄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示了化学学科价值。
最后,左老师用一个趣味实验—瓶子变瘪了,给大家留下了思考题:“苏氏兄弟”如何相互转化?
比赛中,精炼的语言、精美的课件、规范的操作等无不展现了左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新性实验、灵趣的互动更是她教学智慧的绽放。
刘老师的课堂则在《明月几时有》宛转美妙的音乐声中徐徐展开,刘老师从文学“三苏”自然转入化学“三苏”,并实物展示了厨房常用的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之后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思维线引领大家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进行了“初识—再识—辨识—识用”。
环节一:初识“苏氏兄弟”
学生填写“身份信息登记卡”,借此了解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已有认知。
环节二:再识“苏氏兄弟”
该环节,通过三个分组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实验一使用的密封袋和酚酞试纸,让操作更加简便,学生感受温度变化和颜色对比都非常明显。实验二通过气球变化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三,刘老师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同时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进行稳定性判断和比较。每一次实验都由小组代表汇报并分析实验现象,最后以图表的形式对比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环节三:辨识“苏氏兄弟”
以“如何贴对标签”这一实际问题和学生小游戏,检验学生们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掌握情况。
环节四:识用“苏氏兄弟”
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解释。最后通过化学史——候德榜对纯碱行业的贡献,进行科学精神的熏陶。
整节课中,刘老师教态亲切,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验探究中逐渐完成知识的构建,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基本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责任编辑:徐 鹏
一 审:黄绍椿
二 审:周 琴
三 审:肖庆潮